培养方案

首页 >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未知  作者:计算机学院     日期:2022-06-08 11:09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遵守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规范,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良好的软件工程素质、较强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项目规范管理能力、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客户服务技术支持、数据分析与处理、软件项目管理与测试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1.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一定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趣味和鉴赏力;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技巧和一定的交际能力掌握一定的经营管理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术,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身体健康,达到大学体育合格标准。

1.2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利用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够正确地理解和初步应用。

1.3工程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能解决常规性技术问题的工程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能够撰写科技论文和项目报告。

1.4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全面通晓计算机软件和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软件开发技术;能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熟练使用两种以上主流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一定的实际项目开发经验;具备自学习的能力以适应软件技术的快速变化,能够通过自学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系统软件的使用;具备综合应用各类方法、技术和工具,运用工程技术方法解决复杂软件问题的能力;掌握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等基本的认识,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2.能力要求

2.1问题分析:具有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分析、表达复杂工程问题;

2.2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特定系统需求设计解决方案,具有软件设计、开发与测试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3数据处理:能够搭建和使用大数据平台,具有采集、存储、分析海量数据的能力;

2.4编写程序:能够针对计算机科学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编写能名解决一定实际问题且较规范的程序代码。

2.5使用工具:能够运用一门外语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够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程序设计和办公自动化;能够熟练进行文献查阅和检索。

2.6项目管理:了解软件开发的过程,熟悉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具有对实际工程项目评价与管理能力;具有团队协作沟通能力。

2.7自我发展: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自主学习软件开发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具有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3.素质要求

3.1 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思想品德,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和务实作风。

3.2 人文素质:具有自我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人文和艺术修养,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3.3 专业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创新 意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工程素养和效益观念。

3.4 身心素质:了解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具有败不馁的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成不骄的健康的心理状况。

3.5 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具备较强的组织观念和团队意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三、培养特色

1.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协同创新,时代同步为引领,形成“工作室”能力培养全过程,一、二课堂融合,实践能力不断线的应用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发(工作室教学)相结合的“三维一体”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实现企业软件工程人才需求与专业培养目标的无缝对接。

3.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资源优势,协同育人,将科研实践与项目开发融入教学过程,体现出“企业用什么,学校教什么”,形成“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四、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学位课程)

(一)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二)核心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离散数学、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

 

五、学制和学位

(一)学制

标准学制为四年,最长修业年限为六年。

(二)学位

学科门类:工学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毕业要求

(一)学时学分

本专业共计2684学时。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教学环节,获得毕业要求的最低18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75学分,专业教育课程99学分,自主学习和拓展实践教育课程6学分。

(二)毕业条件

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规定的最低学分,所得学分的结构符合要求,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且不违反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

 

七、获得学士学位条件

获得毕业资格,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标准(详见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

版权所有©四川工商学院      |       地址:成都校区: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团结街道学院街65号 邮编:611745 眉山校区:眉山市眉州大道岷东段9号 邮编:620000
联系电话:028-87953079      |       邮箱:jsjxy@stbu.edu.cn       |      技术支持:四川工商学院教育技术与设备处